明亮和贺帅把着手臂,向不远处一个叫五间房的小村子走去。
汤恩伯尴尬的跟在二人身后,同行的几个358旅领导,也没有一个人搭理汤恩伯。
刚才明亮向贺帅介绍了汤恩伯,贺帅当然认识汤恩伯,却只是象征性的跟汤恩伯敬了个军礼,手抬到半截就已经收回去了。
汤恩伯还礼之后伸手准备跟贺帅握手,结果贺帅已经转向明亮继续说话了。
汤恩伯被国民政府授予二级上将军衔,任命为鲁苏豫皖边区党政分会主任,鲁苏豫皖边区总司令兼第31集团军总司令。
贺帅在1937年被国民政府授予中将军衔,任命为第十八集团军第120师师长。
这两个人,无论是军衔还是军职,汤恩伯比贺帅都高出了太多。
结果,汤恩伯在贺帅面前却遭到了冷落。
贺帅今天能给汤恩伯敬个军礼,都是看在了汤恩伯是跟明亮同来的面子上。
不然的话,他一定会跟汤恩伯好好说道说道今天这一仗的事情。
交战之初,358旅就亮明了旗号,结果汤恩伯还是照打不误。
汤恩伯这一打,把贺帅也打出了真火,结果两支部队叮叮咣咣就干了起来,贺帅甚至把自己最精锐的突击队也拉了上来。
前文有交代过,贺老总的突击部队可不简单,装备的是清一色的花机关枪。
贺老总的突击部队
打就打了,以前又不是没打过,现在同样也是摩擦不断。
一般这种情况,事后双方都称是误会,最后也就不了了之,谁占便宜谁吃亏,自己心里清楚。
结果双方打得正热闹,汤恩伯向明亮请求的空中支援就到了。
这一下贺帅的部队可就顶不住了,没办法,撤吧。
贺帅的部队后撤,汤恩伯的部队也就就此收手。
为啥?
道理很简单,如果追杀,就不可避免会俘获对方伤亡的战士,那么双方的身份就被揭穿了,戏就没法继续向下演了。
现在可是合作抗日期间,谁也不愿意承担这个故意制造摩擦的罪名。
这一仗,贺帅的部队吃了不小的亏,自然是不会给汤恩伯这个摩擦专家好脸色看。
明亮和贺帅一路说着话走向五间房,贺帅带来的突击队骑着战马,魏和尚开着他那辆半履带摩托在后面跟着,说话间也就到了。
五间房并非只有五间房,应该是当初建立村落的时候只有五间房而得名,现在已然是一处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。
走进村,贺帅邀请明亮进入临近村口的一个院子。
明亮隔着齐腰高的院墙向院里看了一眼,看向贺帅说道:“贺帅,能不能准许我,先去看望一下伤亡的战士?”
贺帅跟明亮对视片刻,说道:“跟我来吧。”
村尾的打谷场是临时安置伤亡战士的地方。
受伤的战士在打谷场边接受治疗,有近百人。
阵亡的战士在打谷场一侧排成了两排,每排差不多有二十多人。
战士们看到贺帅陪着人过来,有认识字的,看清明亮头顶上显示的信息,忍不住低声告诉旁边的战士:“保国军的魏大帅来了。”